鋼鐵(鋼管管件)的出口將影響全球嗎
2022-09-26
目前幾乎沒有跡象表明中國的鋼鐵需求開始放緩。
實際上,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的建筑熱潮和中國汽車制造商計劃增加產量等背景下,中國明后年的鋼鐵消耗量似乎可能繼續(xù)強勁增長。
因此,多數鋼鐵生產商對未來幾年鋼鐵行業(yè)的前景表示謹慎樂觀。
這是在考慮了近期席卷全球金融系統(tǒng)的市場震蕩因素之后的預測。由于美國住宅市場狀況不佳,導致銀行“信貸緊縮”,進而引發(fā)了不久前的市場震蕩。
多數跟蹤鋼鐵行業(yè)的人士認為,雖然金融市場震蕩產生的影響可能會導致鋼鐵行業(yè)走弱,但有足夠多的正面因素能夠抵消這些影響。對鋼鐵行業(yè)形成支撐的因素之一——其影響似乎有可能持續(xù)一段時間——是該行業(yè)持久的整合期。這種整合大大提高了制造商將鋼價維持在高位的能力。
由于鋼鐵生產商仍在繼續(xù)努力整合,成為規(guī)模更大的集團——盡管整合速度較幾年前有所放緩——因此幾乎沒有跡象顯示,業(yè)內主要廠商對產品價格的控制會有所松動。
鋼鐵業(yè)近年盈利豐厚
自2001年底以來,全球鋼鐵價格已上漲2倍,提升了該行業(yè)的盈利水平。同期,由所有上市鋼鐵公司股價構成的全球鋼鐵股價格綜合指數,表現超過所有上市公司平均股價表現近4倍。
能夠使鋼鐵行業(yè)這種好日子結束的一個途徑,是中國在未來數年變?yōu)殇撹F出口大國。如果這成為現實,隨之投入全球市場的額外鋼鐵供給,將在推低價格方面發(fā)揮巨大作用。
2003年,中國鋼鐵凈進口量(進口減去出口)約為3500萬噸。但今年,預計中國鋼鐵凈出口量大約為5000萬噸。假設這種趨勢持續(xù)下去,中國鋼鐵公司出口量的上升,的確有可能影響全球鋼鐵行業(yè)的前景。
不必擔心中國競爭
美國大型鋼鐵生產商紐柯(Nucor)的首席執(zhí)行官丹·迪米科表示,中國的鋼鐵出口可能對鋼鐵行業(yè)健康產生“戲劇性”影響。他稱,中國鋼鐵出口中很大一部分得到了政府補貼。
然而,該行業(yè)的樂觀主義者對這些擔憂不以為然。他們認為,中國政府和中國各大鋼鐵公司的高管都不希望中國成為鋼鐵出口大國,因為為中國增長迅速的國內經濟供應鋼鐵,可能會賺取更高的利潤。
這種“無須擔憂”思想的一位著名“信徒”就是印度億萬富翁拉克希米·米塔爾。米塔爾是全球最大鋼鐵公司阿塞洛-米塔爾的首席執(zhí)行官兼主要所有者。
無可避免地,人們會擔憂未來數月逐漸明朗的總體經濟放緩對鋼鐵業(yè)造成的影響。
全球“鋼鐵密度”上升
全球最大的鋼鐵交易公司杜弗克(Duferco)董事長布魯諾·鮑爾佛指出,過去5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鋼鐵密度”——每單位經濟擴張所消耗的鋼鐵量——有所上升。
鮑爾佛表示,出現這種局面的原因在于,近年來世界經濟增長(無論是在成熟經濟體,還是發(fā)展中經濟體)中很大一部分都與新港口、鐵路和電廠等基礎設施項目有關。“這些(項目)的鋼鐵消耗量比普通項目高得多。”他預計,基礎設施項目的融資將繼續(xù)保持與此前相同的規(guī)模,因此他認為銀行業(yè)問題導致鋼鐵業(yè)低迷的可能性很小。
“全球鋼鐵需求仍然強勁。”同樣持樂觀態(tài)度還有俄羅斯最大鋼鐵公司謝韋爾鋼鐵CEO兼主要所有者阿列克謝·莫爾達紹夫。他數周前批準了一項耗資100億美元的投資項目,旨在升級謝韋爾鋼鐵在俄羅斯、美國、意大利和法國的工廠。他的投資項目不太可能因鋼鐵消費量驟減而夭折。
2002年~2006年,全球鋼鐵產量上升了3.47億噸,增幅達38%,2006年全球鋼鐵產量達到12億噸。在增加的產量中,2.45億噸(相當于71%)來自中國。
在中國增加的鋼鐵產量中,多數用于國內的建筑、工程和汽車行業(yè),不過也有一些用于出口到國外的制造產品。
2002年~2006年,東歐、俄羅斯和其他前蘇聯成員國等前社會主義國家,以及土耳其,合計貢獻了新增鋼鐵產量中的4100萬噸,還有2500萬噸來自除前蘇聯國家、中國和日本以外的亞洲國家鋼鐵廠。
在增加的3.45億噸鋼產量中,只有2800萬噸(占8%)來自北美、日本和西歐這些“成熟”經濟體。
中國鋼鐵產量和需求將繼續(xù)領先
總部位于美國的咨詢機構世界鋼鐵動態(tài)認為,未來數年,中國的鋼鐵產量和需求將繼續(xù)遠超其他國家。該機構估計,2006年~2017年,全球鋼鐵需求將以平均每年4.5%的速度增長,中國年消費量增長率可能達到6.1%,而相比之下,世界其他地區(qū)的消費增長率僅為2.9%。
假設這一預測至少能接近現實,2001年~2017年也會成為堪與1950年~1973年戰(zhàn)后繁榮期相媲美的增長期。當時,全球鋼鐵需求年均增長率達到了5.8%。
之后就是漫長的停滯期:1974年~2001年,全球年均鋼鐵需求增長率僅為0.6%,許多鋼鐵廠都遭受了產能極度過剩的打擊。當時鋼鐵行業(yè)的特征是盈利微薄,以及與之“般配”的股市評級。
與1950年~1973年的繁榮期相比,近年來的一個重大變化是,分享當前鋼鐵業(yè)增長的國家要比之前擴張期中的國家更多樣化。戰(zhàn)后的鋼鐵需求繁榮幾乎為西歐、北美和日本獨享。如今該行業(yè)中一些最活躍公司也表明了鋼鐵業(yè)布局在地域上更廣闊。
國際并購活動活躍
過去數年,在并購方面居于領先地位的一直是總部位于盧森堡的阿塞洛-米塔爾鋼鐵公司。去年,米塔爾鋼鐵以269億歐元收購了當時歐洲最大的鋼鐵制造商阿塞洛。
在來自最發(fā)達地區(qū)以外的鋼鐵公司中,未來數年可能在鋼鐵行業(yè)占據重要地位的是印度的塔塔鋼鐵、京德勒西南鋼鐵公司和Essar。
九個月前,塔塔鋼鐵以120億美元收購了英荷鋼鐵生產商哥魯氏,從而成為世界第五大鋼鐵生產商。哥魯氏最初由英國鋼鐵和一家荷蘭鋼鐵生產商合并而成。
此外,謝韋爾和俄羅斯第二大鋼鐵公司耶弗拉茲似乎都有意進行更多的跨國收購。巴西的Gerdau和阿根廷的Ternium正在崛起為南美地區(qū)的龍頭企業(yè):Gerdau收購了一系列北美公司,其中最近一樁交易是今年7月以42億美元收購美國Chaparral鋼鐵公司。
為了不被超越,過去兩年中一直頗為活躍的成熟經濟體代表企業(yè)包括德國蒂森克虜伯。該公司正在美國南部興建一座耗資37億美元的工廠,另一座工廠位于巴西。
美國最大的鋼鐵生產商美國鋼鐵一直尋求投身北美地區(qū)的整合行動,目前已斥資32億美元收購了兩家公司——美國鋼管生產商Lone Star和加拿大最后一家獨立鋼鐵生產商Stelco。
但最有意思的交易是一家非同尋常的財團最近達成協議,以13.5億美元從阿塞洛-米塔爾鋼鐵公司手中收購Sparrows Point鋼鐵廠。該財團由美國投資集團Esmark、巴西礦業(yè)公司淡水河谷和烏克蘭鋼鐵生產商頓巴斯工業(yè)聯盟組成。
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這個美國/巴西/烏克蘭組合是任何商業(yè)交易中首家這樣一家合資企業(yè)——這同時也突顯出鋼鐵行業(yè)日益國際化的特征。
建筑,鋼鐵,控制
相關資訊
2022-07-01
524
贏戰(zhàn)牛年步步高 歡歌猛進闊步“犇”——QTZ80(5613-6)塔式起重機正式發(fā)貨!
2022-07-01
24
全國建筑施工機械行業(yè)年會圓滿成功,華堯重工榮獲常務理事單位!
2022-07-01
75